国际中文教育系列讲座之三:20世纪20年代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
来源:国际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4日
2021年10月27日下午13:00-15:00,国际交流学院于学术交流中心205报告厅举办了国际中文教育主题系列讲座的第三场“20世纪20年代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马国彦副教授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内容详实、干货满满知识普及课。
马国彦副教授从20世纪20年代国际中文教师的历史角度出发,从一个特别的模块为同学们讲述了在20世纪20年代中的鲜为人知的国际汉语教师的群体、历史知识与专业素养的培育兼备。20世纪20年代,对于世界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马副教授用生动的描述厘清了特殊时期的中文教师与时代的关联。
马副教授的讲座全程围绕着华北协和华语学校校刊《华语学校刍刊》为中心,列举了在历史上对于汉语教师的要求。不仅是对文字教学、语音语法教学的要求与熟练,国际中文教师更是对中华文化掌握程度有着明确要求。刊物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经典名篇为主,其思想内核仍是文化传播的教学,且教学组织有一定规模而非零散为之,为同学们描绘了历史上的国际中文教学轨迹。
经过本次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学习到有关中国近代史中有趣的历史知识,文化品质专业素养相结合,给同学们今后更好解决汉语教学要点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也相信国际交流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主题系列讲座能在各位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拓展知识层面,越办越好。